江西省茶叶协会
内页banner
首页 新闻资讯 知识经济下中国茶叶的必然选择

知识经济下中国茶叶的必然选择

admin 2016-09-23 1179

    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上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简言之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当今一种新型、最富生命力的经济。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对它的内涵可理解为:

    (1)知识是一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在知识要素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的巨大杠杆作用表现在使劳动者素质高级化,劳动工具智能化,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本身就是劳动者体力和智力输出并有机结合的运动过程,是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的过程。知识的交换价值表现其一是知识的载体具有交换价值;其二是知识的运用结果具有交换价值。知识价值的根本在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2)知识经济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它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专家们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人类经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社会,又称劳力经济阶段;二是18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经历了以资本、机器为基础的工业经济社会,又称自然资源经济阶段,三是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阶段,又称智力经济阶段。

    (3)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经济形态是指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综合体。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仅是以科学水平为标志,而更多的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也就是以科技??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标志的,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紧密度的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就显而易见,也正是由于知识这种生产要素导致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才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

    (4)知识经济是知识全民化的经济。在这个时代里科学技术重要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更重要的取决于科技现代化水平,即公众对于知识和科技的理解与支持。要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技宣传,提高全民族的科学和文化水平,推动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养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气,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挑战,这是十分重要的。

    知识经济主要特点是:一、知识与技术的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基础;二、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处中心地位;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和灵魂;四、服务业、咨询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担任重要角色;五、人才素质和技能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决条件。

    知识经济的特征概括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资本投入的无形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经济决策的知识化,其中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的特征。

    知识经济对茶业的挑战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是当今高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信息网络、卫星定位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近年来这两大技术在我国农业方面的研究应用有了快速发展。 茶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已有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茶业,必将毫无例外接受各种挑战,发生重大变革。引进和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来改造发展这一古老的产业,是茶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呈现出巨大活力。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克隆羊、克隆牛、克隆鼠的相继诞生,以及酵母、线虫、拟南芥、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各类生物基因组研究工作的展开,新基因不断被发现,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生物技术进入了大发展的新时期。与此同时,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二个热点领域。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生物技术将会对世界技术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六年来共有58种植物,获得新基因植株,大约几千例已进入田间试验,其中转基因蕃茄、抗虫棉等进入了推广阶段;在美国应用于农业的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整个生物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12%。在我国,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资料报道,90年代初我国一度为世界上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1998年我国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及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7万公顷和1%。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29和中棉所30等),已推广面积13.3万公顷,减少防治棉铃虫用药60%-70%,增产20%-25%。间接经济效益1亿元,安徽省使用抗虫棉面积达7万余亩,铜陵、和县、无为等地均有一定面积。

    1989年中科院等离子所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专家把离子束注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用离子束辐照育成己审定作物8个(水稻6个、小麦1个、蕃茄1个),在安徽省应用面积达140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2亿元,其中育成优质稻D9055,生产上已推广500万亩,省农科院运用离子束注入茶树新品种改良也取得一定进展。离子束注入技术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创造了一批有特点的新型基因材料,例如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氨离子注入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使后代无融合生殖率从14%提高到48%,这对水稻杂交优势一系法是新的突破;离子束应用于植物转基因与远缘杂交,由于在离子束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粒子的注入、动量的传递和电荷的交换可导致植物细胞质表面刻蚀,引起细胞膜透性和跨膜电场的改变的原理,安徽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利用该法将GUS基因导入水稻和棉花带壁细胞,并将外源潮霉素抗性基因导入水稻种质细胞,获得此法首例新基因植株;此后安农大生物系又用此法把对生叶基因注入玉米植株获得多种具有对生基因并具有良好抗性基因的多功能玉米植株。

    生物技术在茶业中同样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拟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的茶树优良品种,提高茶树的防虫、抗病及抗逆能力,同时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十五"期间可望选育出2一3个抗虫优质茶树品种,年产优质种苗3000万株,十年内推广种植抗虫优质茶树新品种十余万亩。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前景已经被许多专家看好。

    当今社会正迅速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对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正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重大变革,并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信息技术在工业、商业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已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它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国际上正在掀起热潮,它将对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产生重大的影响。面对加入WT0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引进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茶业是其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全面引进各种信息技术,实现茶叶生产信息、经济信息、科技信息及资源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和传播应用,才能大幅度提高茶叶生产效率。所以信息技术将是我国茶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际上,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十分迅速,己受到世界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持。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即3S技术和智能决策、控制系统相集成,为农庄进行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喷药以及产量预估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农户在家或办公室可实时查询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需求状况,适应市场需要,生产市场对路的农业产品;政府和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获知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欧洲共同体已将信息与通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列为重要发展规划,将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图象处理、模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机器人等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规划、管理、监测、控制、分析等,以应对欧洲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也正掀起高潮。我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纷纷创立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方向,如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成立了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农林科学院成立了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单位研制的各类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创建的用于传授农业技术、提供远程决策咨询的网站,已贯穿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国家级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二十多个。

    我国是一个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上园面积排列第一,产量第二。茶因分布较为分散,茶农种茶、制茶水平普遍不高,并且基层缺乏大量茶叶技术人员,针对国情,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充分利用已经逐步趋向成熟的专家系统技术。将专家系统应用于茶业,建造茶树栽培管理、质量检验等各类专家系统,可有效模拟茶业各研究方向的领域专家针对特定问题,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因此将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到茶业中来是很有必要的。与其它作物相比,专家系统技术在茶业中的应用还比较滞后,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林刚、袁红春等同志在此项技术应用于茶园施肥、茶叶审评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但还没有进入实用化阶段。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指导云南省研制的茶叶栽培管理专家系统已在云南思茅地区得到应用,收到群众好评。

    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精确农业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中得到研究和推广。它是多种信息技术与农学、农业工程技术集成而获取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它站在农业整体化高度,根据预先确定的适当要求,对作物目标投入、作业、以致决策都进行精确控制,力争在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它的本质是获得更多关于生产过程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变为可用于管理及控制这些过程的信息。它在茶业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已有报道。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定点、定时、定量进行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

    利用网络技术,获取市场信息,实施电子商务,是信息社会茶叶生产、贸易的必然选择。通过网络开展国内及国际间的贸易活动正逐步走向成熟。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已有农业网站近千个,其中与茶叶相关的网站有十几家。这些网站为茶业各类信息特别是市场信息的快速获取及贸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针对入世挑战最强有力的工具。

    除上述提到的几种信息技术外,还可将神经网络、模糊推理、遗传算法、基于案例推理、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茶叶生产管理。如神经网络可用于茶叶品质评定,模糊推理可用于确定茶园的肥料使用量,遗传算法可用于茶叶的拼配,基于案例推理可用于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虚拟现实可用于进行茶叶的各种虚拟实验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将给茶业注入新的活力,带动茶叶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除上述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外,其它一些切实有效的新技术也将对茶叶生产管理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为了提高茶农的经济效益,在幼龄茶因可采用茶稻间作技术。这种间作方式对茶树的生长有益而无害,因为翻地和施肥等管理可同时促进茶树的生长,特别是稻类抽穗后至成熟阶段,其植株高度高于茶树,可适当遮挡7、8月份强光对茶树生长的影响,又可发挥喜光作物稻的边行优势。

    茶叶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等新技术也是使茶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由于传统茶叶市场日趋饱和,出现卖茶难局面,造成茶园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茶农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严重挫伤了茶叶生产者的积极性,在不少茶区甚至出现大面积茶园荒芜和毁茶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利用我国丰富的制品茶资源进行饮品、茶药物、茶食品等新产品开发,大力拓展茶叶新产品市场,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茶叶产业化进程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主要产茶省为顺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发展潮流,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进行茶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茶制品生产企业集团,如福建大闽食品有限公司、湖南金龙集团、江西绿色工业集团、江苏太湖水集团、湖北归真集团等,开发了许多茶叶新产品,且部分产品已挤身于国际市场。全国现有大中型茶饮料生产企业30余家,2000年产量已近100万吨。为了茶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还必须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引入现代高新技术,通过技术整合和技术创新,带动茶叶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向深层次发展。如采用膜分离技术和新型灭菌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纯茶风味的茶饮品;采用茶鲜叶悬浮发酵技术生产高香红茶饮品;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脱咖啡碱茶;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小包装茶的保鲜贮存;利用逆流色谱技术精提儿茶素与茶黄素单体;利用酶工程技术和双液相发酵技术生产茶色素;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生产茶多酚、咖啡碱和茶叶香精;利用生物技术和膜技术生产高纯度茶皂素等。

    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来改造茶业传统产业是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就如何发展我国茶业谈几点建议:

    1.提高劳动者素质。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茶叶经济也必然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任何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才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等各种手段,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各项技能。

    2.联合攻关难点问题。目前还有许多技术难点问题阻碍着茶业前进的步伐。各研究单位应该联手协作,充分发挥多学科结合、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的优势,重点攻关,全力突破,尽快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3.结合生态农业,发展有机茶园。随着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兴起,一种无污染、纯天然、高品味的有机茶应运而生。现在世界上有机茶销售量为6000吨左右,而我国有机茶销量为200多吨,仅占世界销售量的3.3%,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有机茶的需求,特别我国即将加入WT0,我国更要加大力度发展有机茶园。

    4.拓宽门路,寻求新的发展。一要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来武装和改造茶业产业;二要研制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各类消费产品。使茶业能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将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工艺学、茶叶微生物学的技术和设备,运用药葛根、银杏、中药材等特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茶叶生产现代化和山区资源综合利用开拓新路。

    (王竞 安徽省科技厅研究员 袁红春 中科院智能所博士

联系电话:0791-86208057    传真:0791-86208057

地址:南昌市省府大院东四路龙式大厦C座二楼

Copyright © 2017-2024 江西省茶叶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2021010850号

茶协服务网点查询

江西省茶叶协会